甘肅新風系統設計與選型攻略
2021-07-05 來自: 甘肅何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6
定義和目的
通風即利用自然或機械的手段將室內空氣和外界空氣進行交換,故也稱“換氣”,通風換氣可達到以下幾個目的:滿足人體的呼吸(以CO2濃度作為指標);有害物質、煙、臭氣等的排出;熱量的排出;燃燒空氣的補充。當進行通風換氣設計時,考慮節能性,應選擇小的外部空氣量進行適當的設計。
二、通風換氣的分類
除了以上按照不同通風方法進行分類以外,還可以將通風換氣分為局部換氣和換氣。局部換氣是對發生污染的局部進行換氣,適用于污染源固定的污染場所,比如像廚房、工廠、實驗室等這類的地方。換氣是隨著全體空氣的更換對室內空氣的污染濃度進行稀釋的一個過程,它適用于污染源分散或不固定而無法采用局部排風的情況,比如像辦公室、工廠、倉庫、集會所等這類地方。
三、通風換氣的方法
通風包括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聯合使用等多種方法。
1、自然通風:利用自然風所產生的壓力差和通過建筑物內外的溫度差產生的浮力進行換氣。當因自然換氣比起機械換氣來講能力較小,又會受到自然界的影響,所以有時達不到所期待的效果。
2、機械通風:利用送風機或排風機等機械力量將室內的空氣進行強制性的更換,如果進行了合理的換氣設計,便可以達到理想的換氣目的。當決定了換氣方式時,應該注意設計房間和鄰室產生的壓力差。為了防止被污染空氣的流入,要注意換氣方式和風量平衡,也就是說為了避免污染度較高的房間里的氣體流入外界,送風量應小于排風量,以保證房間負壓;當要求潔凈的房間,周圍環境較差時,送風量應大于排風量,以保證房間正壓。
四、機械通風的方式
根據通風動力應用方式的不同,機械通風可分為三種。
方式一:給氣和排氣均利用機械力量。此種方式對于房間的送風量和排風量都可以進行很好的控制,從而可以保證室內的風量平衡或控制房間處于正壓或負壓狀態。全熱交換器即為此種方式。
方式二:利用機械力量,自然排風。此時室內一般都出于正壓狀態。熱泵型全新風機即為機械給氣,如要保證室內的風量平衡,在進行全新風設計時,一般都另外需要考慮設置排風風機。
方式三:利用機械力量,自然給風。此種方式一般應用在衛生間、病房等需要負壓狀態的場所。
五、新風處理的方法
現今,由于人們對于室內環境舒適度與健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室內不僅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還有新鮮的空氣,所以新風系統的設計也越來越多的被人們關注。新風引入方式有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
目前在新風引入方面與VRF系統結合使用的比較多的設備有全熱交換器和全新風機兩種,這兩種設備都能很好的與VRF系統進行聯動和統一控制,將新風系統和空調系統的融合為一體,為用戶提供更為舒適的空調環境。
1全熱交換器
全熱交換器是一種可以進行熱回收的換氣設備,能在換氣的同時進行室內排氣的能量回收,從而可以降低空調負荷,減少空調設備的容量、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其原理是把室內空氣和室外的新風通過熱交換元件進行換熱,也就是利用排風的余熱對新風進行處理,有效地節約能源并能同時解決新風問題,提高舒適性。全熱交換器是由熱交換元件、風管接口、多葉片風扇、風扇電機以及空氣濾網組成。
空調設備中新風的引入量,根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中以普通辦公室為例,如在室人員以4m2/人、30m3/h人的新風量計算,一般新風負荷約占空調負荷的30~40%左右。由此可見,新風負荷對于空調設備容量的影響很大,為了盡量減少新風對于空調系統的影響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設計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在保證室內空氣品質的基礎上,減少新風引入量。在新風量要求較少的預熱階段或在室人員較少的時間段內,可設置C02濃度探頭等手段來限制新風的引入量,以達到節能運轉的效果。
(2)采用熱回收功能的雙向換氣設施。全熱交換器在減少設備容量且達到節能效果這一點上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外氣通過全熱交換器,夏季可以預冷、除濕,冬季可以預熱、加濕,這樣可以達到節約空調能耗15~20左右。
2.全新風機
全新風處理機是一種能完全處理新風負荷的新風機組,由室內外機組成,室內外機之間用冷媒管連接。全新風機本身通過變頻技術,在實現出色的制冷/制熱的同時,使送入室內的新風溫度接近室內溫度,在重視舒適性的場合,全新風機可以將新風冷卻(加熱)到接近室內溫度的狀態之后再吹出,從而減少了新風對于室內溫度波動的影響。全新風機的運轉溫度范圍:制冷:19 ℃~43℃DB;制熱:-5 ℃~15 ℃DB。在進行設計時,可以將全新風機與全新風系統聯合使用,組成一套舒適、便利的空調系統。一般以為采用全新風機的設備費用較高,但實際上,(全新風+全新風機)與(全新風+通風扇方式)的設備容量、設備費用大致相同。
1.VRF+全新風機方式
新風負荷及室內空氣負荷全部由VRF機組承擔;未經處理后新風送入室內,在室外天氣情況惡劣(炎熱、寒冷)的情況下,破壞室內穩定的溫度場分布,使人感覺很不舒服。
2.VRF+換氣扇方式
新風負荷及室內空氣負荷全部由VRF機組承擔;未經處理后新風送入室內,在室外天氣情況惡劣(炎熱、寒冷)的情況下,破壞室內穩定的溫度場分布,使人感覺很不舒服。
3.兩種新風產品的特點
全新風機和全熱交換器雖然都是新風處理設備,但其擁有各自的特點,適用于不同的場合:
兩種新風產品在工作原理和系統結構上都有區別,因此,對應不同的項目,全新風機和全熱交換器也有各自不同的適應性,下表列舉了部分不同用途的建筑全新風機和全熱交換器的適應性
六.新風系統的設計
在一般的舒適性空調設計時,新風系統的設計主要是滿足人員的衛生要求和舒適性要求。新風系統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新風設備的形式和容量確定;風管系統的設計以及阻力校核;為了確保室內的氧氣量可以保證人們的正常呼吸,新風量可按照房間里每個人所需的必要空氣量進行設計。一般情況下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
根據人數和人均新風量計算:新風量(m3/h) = Q*A/B
Q ------ 所需人均新風量(m3/h.人)
A ------ 新風區域面積(m2)
B ------ 人均占有面積(m2/人)
方法二:
根據房間體積和換氣次數計算:新風量(m3/h) = C*D*E
C ------ 每小時必需的換氣次數(次/h)
D ------ 新風區域面積(m2)
E ------ 天花板高度(m)
實際設計中,舒適性需求的空間常采用的是第一種計算方法,方法二多用于需要特殊空調的房間,如恒溫恒濕、潔凈室等。
以下,以第一種計算方式舉例說明新風量的確定方法。
七.新風系統設計的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一 新風設備的形式和容量確定
一)設計流程
1、房間功能的確定
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間,新風設計的指標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房間功能確定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新風設計。
2、人均新風量(Q)的確定
在確定了房間功能后,可根據相關的設計標準或者節能標準中的新風量指標選擇相應的數據,目前,新風量的低指標一般都取30m3/h.人,但若要根據房間功能切實的確定新風
3、每個房間的人數確定
房間功能不同,室內人員密度也是不同,而人數是計算新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對于人數的確定可參照下表,再由以下公式計算出實際房價的人數:房價人數(人) = A/B
A ------ 新風區域面積(m2)
B ------ 人均占地面積(m2/人)
一般人數取整,不能有小數,取整時應直接進一,而不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如當房間人數計算為3.2時,應以4人計算。
4、每個房間新風量的確定
人均新風量和房間人數相乘即可確定每個房間的新風量
5、每個系統新風量的確定
確定每個系統的新風量,首先需要進行系統的劃分。進行系統劃分后,將同一系統中每個房間的新風量相加后即可確定系統所需要的新風量。
在系統劃分時,需根據建筑實際的結構來確定,遵守的原則有以下幾
點:
1)選擇相近區域的房間為一個系統,且主風管的走向簡單,盡量減少彎頭;
2)一個系統中選擇的房間盡量縮短主風管的長度,避免阻力損失;
3)新風設備一般擺放在吊頂高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且靠近外立面以便在外墻上開新風引入口和排風口,如走廊盡頭、電梯廳、設備機房等;
4)主風管一般布置在對吊頂高度要求不高的地方,如走廊等,因此在系統劃分時,盡量將走廊附近周邊的房間劃分在同一個系統內;
5)注意新風設備以及風管對于其他電氣設備、消防管道等的影響和配合。
由圖紙上可看到建筑長度較長,有67米,但是格局比較規整,走廊在南北向的中間??紤]新風系統主管段利的走向布置,所以選擇將新風設備擺放在左右兩邊走廊盡頭,系統主管段布置在走廊。另外考慮到盡量減少壓力損失,所以將整個樓面以電梯廳為中心縱向劃分為左右兩個系統,系統中的房間則正好分布在走廊兩邊,既方便管道布置,也避免了風管過長、彎頭過多等因素。
6、新風設備形式和容量的確定
根據全熱交換器和全新風機的特點以及適用場合的相關內容,確定其新風設備的形式。并且根據新風量參數,以“新風設備的風量大于系統所需風量”的原則來進行新風設備的選擇。
如當系統新風量要求為2200m3/h時,則應選擇2500m3/h的新風機,對于多于的新風可通過在風管上加裝閥門等方法來控制。但是,當在計算每個房間的風量時,對于人數、人均風量的考慮都放在有較大的余量的時候,若系統新風量為2200m3/h時,也可選擇2100m3/h的新風機。此時確認設備新風量是否能夠滿足實際的新風需求。